无模块标准阶段
文件划分
文件划分方式是最原始的模块化实现,简单来说就是将应用的状态和逻辑分散到不同的文件中,然后通过 HTML 中的 script 来一一引入。
缺陷:
- 模块变量相当于全局声明和定义,会有变量命名冲突问题。
- 由于变量都在全局定义,我们很难知道某个变量到底属于哪些模块,因此也给调试带来了困难
- 无法清晰地管理模块之间的依赖关系和加载顺序。假如module-a依赖module-b, script 执行顺序需要手动调整正确,不然可能会产生运行时错误。
命名空间
命名空间是模块化的另一种实现手段,它可以解决上述文件划分方式中全局变量定义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。
1 | // module-a.js |
这样一来,每个变量都有自己专属的命名空间,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某个变量到底属于哪个模块,同时也避免全局变量命名的问题。
IIEF(私有作用域)
不过,相比于命名空间的模块化手段,IIFE实现的模块化安全性要更高,对于模块作用域的区分更加彻底。
1 | // module-a.js |
我们知道,每个IIFE 即立即执行函数都会创建一个私有的作用域,在私有作用域中的变量外界是无法访问的,只有模块内部的方法才能访问。
对于其中的 data变量,我们只能在模块内部的 method 函数中通过闭包访问,而在其它模块中无法直接访问。这就是模块私有成员功能,避免模块私有成员被其他模块非法篡改,相比于命名空间的实现方式更加安全。
但实际上,无论是命名空间还是IIFE,都是为了解决全局变量所带来的命名冲突及作用域不明确的问题,也就是在文件划分方式中所总结的问题 1 和问题 2,而并没有真正解决另外一个问题——模块加载。如果模块间存在依赖关系,那么 script 标签的加载顺序就需要受到严格的控制,一旦顺序不对,则很有可能产生运行时 Bug。
CommonJS规范
CommonJS 是业界最早正式提出的 JavaScript 模块规范,主要用于服务端,随着 Node.js 越来越普及,这个规范也被业界广泛应用。对于模块规范而言,一般会包含 2 方面内容:
- 统一的模块化代码规范
- 实现自动加载模块的加载器(也称loader)
1 | // module-a.js |
代码中使用 require 来导入一个模块,用module.exports来导出一个模块。实际上 Node.js 内部会有相应的 loader 转译模块代码,最后模块代码会被处理成下面这样:
1 | (function (exports, require, module, __filename, __dirname) { |
对 CommonJS 而言,一方面它定义了一套完整的模块化代码规范,另一方面 Node.js 为之实现了自动加载模块的loader,看上去是一个很不错的模块规范,但也存在一些问题:
模块加载器由 Node.js 提供,依赖了 Node.js 本身的功能实现,比如文件系统,如果 CommonJS 模块直接放到浏览器中是无法执行的。当然, 业界也产生了 browserify 这种打包工具来支持打包 CommonJS 模块,从而顺利在浏览器中执行,相当于社区实现了一个第三方的 loader。
CommonJS 本身约定以同步的方式进行模块加载,这种加载机制放在服务端是没问题的,一来模块都在本地,不需要进行网络 IO,二来只有服务启动时才会加载模块,而服务通常启动后会一直运行,所以对服务的性能并没有太大的影响。但如果这种加载机制放到浏览器端,会带来明显的性能问题。它会产生大量同步的模块请求,浏览器要等待响应返回后才能继续解析模块。也就是说,模块请求会造成浏览器 JS 解析过程的阻塞,导致页面加载速度缓慢。
总之,CommonJS 是一个不太适合在浏览器中运行的模块规范。因此,业界也设计出了全新的规范来作为浏览器端的模块标准,最知名的要数 AMD 了。
AMD规范
AMD全称为Asynchronous Module Definition
,即异步模块定义规范。模块根据这个规范,在浏览器环境中会被异步加载,而不会像 CommonJS 规范进行同步加载,也就不会产生同步请求导致的浏览器解析过程阻塞的问题了。我们先来看看这个模块规范是如何来使用的:
1 | // main.js |
在 AMD 规范当中,我们可以通过 define 去定义或加载一个模块,比如上面的 main 模块和print模块,如果模块需要导出一些成员需要通过在定义模块的函数中 return 出去(参考 print 模块),如果当前模块依赖了一些其它的模块则可以通过 define 的第一个参数来声明依赖(参考main模块),这样模块的代码执行之前浏览器会先加载依赖模块。
当然,你也可以使用 require 关键字来加载一个模块,如:
1 | // module-a.js |
不过 require 与 define 的区别在于前者只能加载模块,而不能定义一个模块.
由于没有得到浏览器的原生支持,AMD 规范需要由第三方的 loader 来实现,最经典的就是 requireJS 库了,它完整实现了 AMD 规范,至今仍然有不少项目在使用。
不过 AMD 规范使用起来稍显复杂,代码阅读和书写都比较困难。
同期出现的规范当中也有 CMD 规范,这个规范是由淘宝出品的SeaJS实现的,解决的问题和 AMD 一样。不过随着社区的不断发展,SeaJS 已经被requireJS兼容了。
当然,你可能也听说过 UMD (Universal Module Definition)规范,其实它并不算一个新的规范,只是兼容 AMD 和 CommonJS 的一个模块化方案,可以同时运行在浏览器和 Node.js 环境。顺便提一句,后面将要介绍的 ES Module 也具备这种跨平台的能力。
ES6 Module规范
ES6 Module 也被称作 ES Module(或 ESM), 是由 ECMAScript 官方提出的模块化规范,作为一个官方提出的规范,ES Module 已经得到了现代浏览器的内置支持。在现代浏览器中,如果在 HTML 中加入含有type=”module”属性的 script 标签,那么浏览器会按照 ES Module 规范来进行依赖加载和模块解析,这也是 Vite 在开发阶段实现 no-bundle 的原因,由于模块加载的任务交给了浏览器,即使不打包也可以顺利运行模块代码
1 | // main.js |
1 | <script type="module" src="./main.js"></script>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