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上,我们使用 webpack 来打包我们的模块化后的应用程序,webpack 会生成一个可部署的 /dist 目录,然后把打包后的内容放置在此目录中。只要 /dist 目录中的内容部署到 server 上,client(通常是浏览器)就能够访问此 server 的网站及其资源。而最后一步获取资源是比较耗费时间的,这就是为什么浏览器使用一种名为缓存 的技术。可以通过命中缓存,以降低网络流量,使网站加载速度更快,然而,如果我们在部署新版本时不更改资源的文件名,浏览器可能会认为它没有被更新,就会使用它的缓存版本。由于缓存的存在,当你需要获取新的代码时,就会显得很棘手。
本节通过必要的配置,以确保 webpack 编译生成的文件能够被客户端缓存,而在文件内容变化后,能够请求到新的文件。
输出文件的文件名
我们可以通过替换 output.filename
中的 substitutions
设置,来定义输出文件的名称。webpack 提供了一种使用称为 substitution
(可替换模板字符串) 的方式,通过带括号字符串来模板化文件名。其中, [contenthash]
substitution 将根据资源内容创建出唯一 hash。当资源内容发生变化时, [contenthash]
也会发生变化。
修改配置文件
1 | //webpack.config.js |
执行打包编译
可以看到,bundle 的名称是它内容(通过 hash)的映射。如果我们不做修改,然后再次运行构建,文件名会保持不变。
缓存第三方库
将第三方库(library)(例如 lodash )提取到单独的 vendor chunk 文件中,是比较推荐的做法,这是因为,它们很少像本地的源代码那样频繁修改。因此通过实现以上步骤,利用 client 的长效缓存机制,命中缓存来消除请求,并减少向 server 获取资源,同时还能保证 client 代码和 server 代码版本一致。 我们在optimization.splitChunks 添加如下 cacheGroups 参数并构建:
1 | module.exports = { |
执行编译
将js文件放到一个文件夹中
目前,全部 js 文件都在 dist 文件夹根目录下,我们尝试把它们放到一个文件夹中,这个其实也简单,修改配置文件:
1 | module.exports = { |
我们在输出配置中修改 filename ,在前面加上路径即可。执行编译.
截止目前,我们已经把 JS 文件、样式文件及图片等资源文件分别放到了 scripts 、 styles 、 images 三个文件夹中